• 咨询热线021-31009988

农药废水工艺详解|草甘膦废液处理的膜组合技术

发布日期:2022-08-24

  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其产生的难处理、高含盐废水越来越多,其特点是有毒有害物多,成分复杂、浓度高、难以生化,农药废水是个一直困扰着企业发展的长期问题,是农药行业中环境治理顽疾,是农药行业中环境治理顽疾。

  以草甘膦为例,草甘膦是农业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农药,施用草甘膦可以很好的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杂草问题,广泛应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由于草甘膦毒性低、药效高、使用成本低,已成为优秀的农药品种之一。据悉,我国草甘膦产能越来越大,其中废水组分复杂可生化性差。

  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是甘氨酸法工艺,二是IDA法工艺,国内主要采用的是甘氨酸法工艺。甘氨酸法工艺的草甘膦原药收率以甘氨酸计一般在73%~75%,而磷元素的利用率只有60%~65%,而且还产生大量的副产物氯化钠。那些未转化为草甘膦的有机物几乎都残留在草甘膦母液中,造成大量的高浓度有机磷废水(母液),其中主要含有:草甘膦1.0%、增甘膦2.5%、甘氨酸1.5%、甲基草甘膦0.5%、亚磷酸根2.0%、氯化钠15%以及少量其它有机物。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来达到分离、提纯和浓缩目的的新型分离技术。莱特莱德通过大量的试验对草甘膦废液进行研究,利用多级膜集成分离技术进行技术工艺及装备设计,采用自制清洗剂对膜元件定期维护清洗,达到很好的浓缩效果和节能环保功能。草甘膦母液分离通过生化组合工艺解决了传统预处理工艺流程长、处理效果不稳定、运行成本高等问题,草甘膦母液分离应用膜分离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莱特莱德膜组件处理草甘膦废水的工艺如下:

  通过一级超滤膜除去可见颗粒杂质后,pH调节至1~5,然后进入二级膜处理,分出二级浓液和二级淡液,二级浓液返回二级膜进口处不断循环套用,二级浓液草甘膦含量不断增加,一定时间后,加入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洗涤,如此反复加水洗涤三次以后,收集二级淡液和二级浓液。

  二级浓液经过三次加水洗盐后,主要含有草甘膦、增甘膦、甲基草甘膦等有机物,二级浓液进入五级膜处理,根据它们分子量的大小和电荷性,分离提取草甘膦淡液和富含增甘膦的浓液。

  草甘膦淡液加水稀释后通过六级膜浓缩,可以得到含草甘膦的浓液。六级淡液套用至六级膜前。二级淡液加碱调pH至7左右,进入三级膜处理,分离出三级淡液和三级浓液。

  三级浓液套用至二级膜处理。三级淡液进入四级膜处理,分离出四级淡液和四级浓液。四级浓液套用至二级膜处理。四级淡液为高含盐量废水。

  采用膜组件处理后,草甘膦母液浓缩的浓度可达到在7%以上,透过液中草甘膦浓度在可保证0.1%以下,水回收率利用率高,有效的节约了运行成本。相对于传统浓缩蒸发工艺,节约总能耗达80%以上。

 

纳豆激酶,助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膜分离浓缩技术在抗生素的生产中的“强大生命力”
与莱特莱德互动

关注莱特莱德官网微信

扫一扫!

冶金工业制糖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废污水处理化工、环保行业生物发酵及制药行业
  • 咨询热线:021-31009988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8:00)

版权所有:莱特莱德·环境 辽ICP备12004418号-92网站地图